說到“奉獻與索取”,我想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巴西的甘蔗地里,生存著兩種螞蟻—黑螞蟻和行軍蟻。黑螞蟻體型較小,生性溫和,以植物和腐食為生;而行軍蟻則體形剽悍,生性兇殘,不放過任何可以吃的東西,餓壞了的時候,甚至?xí)缘糇约旱耐。行軍蟻最喜歡吃黑螞蟻,自然界中,弱肉強食,照此邏輯,我們可以合理推斷黑螞蟻應(yīng)該會慢慢地被行軍蟻吃掉,數(shù)量越來越少。但事實卻恰恰相反,近幾年來,甘蔗田里的黑螞蟻依然生活得很好,倒是那些行軍蟻,數(shù)量在逐年下降。
為什么會這樣?原來,在每天傍晚的時候,浩浩蕩蕩的黑蟻大軍都會準(zhǔn)時返回到巢穴里,而每次,都有二十多只螞蟻沒能進入洞穴。它們守在洞口,在同伴們都已經(jīng)進入巢穴之后,它們到附近搬來沙粒,刻意地隱蔽著洞口外部,直到洞口和周圍的環(huán)境完全融為一體。此時,上千只游獵的行軍蟻突然出現(xiàn)了。它們朝眼前的二十幾只黑蟻猛撲過去,瞬間吃掉。意猶未盡的行軍蟻又四處尋找獵物,但卻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黑蟻的巢穴入口,最后,它們開始上演同類相殘的慘劇,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行軍蟻被吃掉了。
行軍蟻只顧自己溫飽,像集體貪婪索取,殘害同類,最終使得整個種族難以延續(xù),甚至已經(jīng)到了滅絕的邊緣。而這二十幾只黑螞蟻們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卻保護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子孫后代,整個種族得以延續(xù)并走向繁榮。
如果人人都像行軍蟻一樣為了個人利益而向集體索取,相互爭斗,那么這個集體滅亡之期就不會遙遠(yuǎn)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集體垮掉了,其中的個體也不會存在了。但如果人人都能像黑螞蟻一樣,勇于去為集體的利益而犧牲,換來的就會是這個集體的繁榮與強大,最終自身也將獲益。
不過,不用怕,生活中,我們不需要像黑螞蟻那樣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相信我們可愛可敬的領(lǐng)導(dǎo)們肯定也不會這么要求我們吧。我們只需要多奉獻一些時間,多奉獻一些大腦細(xì)胞,上班時少抱怨,開會時多思考。不要以為一個人的奉獻會顯得微不足道,積少成多,每一個人都出一份力,相信瑞尋公司的業(yè)績一定會越來越好。只有整個瑞尋公司發(fā)展起來了,我們個人才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記得雷鋒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yuǎn)堅守你工作的崗位?帶著這樣的責(zé)任感、使命感,我們才能成為對瑞尋高速最有力最靠譜的螺絲釘,唯有公司興盛繁榮了,我們這些螺絲釘才能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