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界中,可能真的是不能太明白通曉,不能距離太近,太明白了,距離太近了,就容易陷進去,三迷五道,把自己弄得寢食難安。
來瑞尋上班已經(jīng)數(shù)月有余,滿腦子都是黑色和白色。黑色的是路面,白色的是分道線,在入春第一場雨水的沖刷后,它們潔凈,閃亮,柔滑,美好,甚至稱得上華麗。它們從你站立的任何一個地點,夢魘般地生長出來,嘩嘩地流淌出去,無邊無際地伸延。你想不出來它們會長到多遠,連接哪些立交,哪些城市,哪些村莊,哪些人夢中的故園和理想的天堂。它們像大地母親的臍帶,盤纏交錯在尋烏的土地上,滋養(yǎng)它,激活它,向世人展現(xiàn)和推薦它。可以想像,當這些平坦便捷的公路伸展到村村戶戶的家門口時,人們踏出家門的同時就踏上了世界,他們不再是一個尋烏人,一個某鎮(zhèn)某村的人,他們是世界的自由基,沿著這些光閃閃的公路和橋梁,尋找和探索,學習和交往,直至選擇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忽然就想起了讀書的時候,我家在農(nóng)村,做個通校生來來回回奔波跋涉在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之間的日子。那時候我如果坐汽車,車窗是敞開的,砂石路面塵土飛揚,雞鴨豬羊躺在農(nóng)民的竹筐里一路同行,中途停車,買路邊一分錢的茶水和三分錢的冷燒餅。如果我騎車,或者搭坐別人的自行車,車胎沙沙地碾過黃泥路面,柔軟的柳枝從頭頂?shù)偷头鬟^,屁股顛得生疼,然而想到家就在前方,年輕的心便會歌唱。還有十來里的路程,不通汽車,不通橋梁,坑洼的羊腸小道需要負重步行。那樣的日子,熬煎在其中時覺得悲苦無邊,幾十年后遙遙回望,又懷念那一段段砂石公路,羊腸小路,汽笛嗚嗚拉響的渡輪。何為幸福?幸福就是歷盡艱辛終于到達的一刻。沒有了掙扎和期盼的過程,生活中便少了許多的想往和驚喜。交通太便捷了,不再有"兒行千里母擔憂"的牽掛,不再有朋友間"執(zhí)手依依相送"的感動,也不再有夫妻間"枕上一夜話天明"的傷別。
當然,這些都是留存于古詩文中的長別離的場景,今天的我們,高速公路生活中長大的一代人,千里路程朝發(fā)夕至,他們不會明白什么叫"思念",什么叫"牽掛",什么叫"想煞我也,哥哥"。地球都已經(jīng)成為一個"地球村",天上、地面、水中,加上桌面上的"信息高速公路",人類真正達到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自由境界。
選一個風清云淡的秋日,陪同你的家人,帶上你的狗,你的旅行裝備,你的單反相機,你的接近疲憊的心靈,從寧杭二期出發(fā),沿公路隨意地行走吧,你所看到的,不僅僅是公路沿線的美景,還有高科技本身帶給你的速度和舒暢。你不會飛,可你享受了飛翔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