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每天一有時間就打開手機或者電腦,首先看的是獎牌榜,看中國隊有沒有被美國趕超。這是不是一種民族情緒呢?還是一種愛國情操?或許都是,看了林丹所有的比賽項目,首先被他俊悍的外表吸引,胡須和紋身,增加了一種成熟后的矯飾,是刻意為之也罷,但絲毫不會激起我的反感,因為他平和的眼神里沒有一點傲慢與偏見,肌肉激情脹裂,有一種觸地即被彈起的身體美學之韻。此等美感,代表了人類最原始粗野的宣泄和回歸,此時,我們可以穿越,幾萬年前的人類肯定比我們彪悍,比博爾特跑得快,如果讓我們盡情猜想的話。但我要說,奧運,不止是體育競技,更多的詮釋恐怕是一種世界公民精神,一種人類進步后的對身體極限的嘗試和超越。
所謂中國的舉國體制的特殊國情,人海戰(zhàn)術(shù)造就了獎牌榜的榜首之爭慘烈,但我想,就是這種舉國體制,級級篩選,讓我們的體育精神得以自上而下抑或自下而上的張揚,我不信外國人,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外星人派下來的西方運動員代表,他們天天躺在家里舒服睡大覺,然后一早起來,然后刮好胡須,然后打好領(lǐng)結(jié),撒上古龍香水,去把奧運體育競技當成一種業(yè)余愛好,把倫敦碗或者之前的鳥巢當自己自戀的表演舞臺,甚至自費去參加奧運,面對冉冉升起的國旗,漠然視之等等。
奧運,就是一種體育規(guī)則布置下的身體美學,融合身體速度、力量、技巧、暴力、體能甚而是慘烈的意志殺戮的競爭!心態(tài)的舒展和獲獎感言的平靜才是運動員站在獎臺并呈現(xiàn)世界公民的一種道德水平的最好展示,我不喜歡狂野的宣泄,獲獎后忘乎所以的語無倫次的話語暴力宣言,我看到的最美的瞬間不是金牌掛在胸前那種狂喜和淚水,我喜歡看到的是一種波瀾不驚的淡定和對自己身體超越后一絲倦怠的自然本色。
這點,我認為飛魚做得很好,百米觸線的瞬間,平靜有余,激情難燃,男人的激情是內(nèi)心荷爾蒙的自燃,而不是戰(zhàn)勝對手時睥睨天下喜形于色的無知。一邊上班,一邊看奧運,這樣的一種感覺很美,我不是崇拜美國的運動員,要我崇拜的話,確實很多,美國男籃那幫小子,是我NBA影像里揮之不去的夢魘。我崇拜的是美國那種體制下真正享受奧運的運動員自信的激情和榮辱不驚的淡然。他們即使失利了,也不會激起那么多的刻薄的指責和謾罵,也不會為以后的生計買單,因為他們照樣可以以美國公民的身份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去討論民主和自由,在自由的空氣里享受最好的教育,享受低保或者社會福利帶來的各種美好。
是的,我們中國很多運動員四年一屆,用青春的大好時光去為金牌血酬,之后暗淡無光,甚而說是靠擺攤設(shè)點過日子,文化知識荒廢了,與國外裁判辯解時只能用“Why”進行言語對答,當然了,擺攤設(shè)點也不是恥辱,恥辱的是國人用另一種心態(tài)去看人家擺攤設(shè)點,其實,誰擺攤設(shè)點都是為了生計,或許這樣的生計才是最自然的人性光輝。用金牌去衡量一個運動員的奧運精神,絕對是扭曲的奧運精神。精神壓力之苦,誰都知曉,我敢肯定,要是參加了奧運的運動員,都是古希臘城邦下的最美最帥的運動競技者。